青道观点:不要再低看自己
多少年来温饱导向型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习惯于抬着头看洋人。抬头看人的视角一定是有偏差的,反倒是我们一直仰视的对象看问题更为客观。最近看了几本书,西方人写的,其中的很多观点对于“纠正”我们偏差的视角有帮助。
一本书是China‘s Super Consumers(中国的超级消费者),其中讲到“关于中国的粗鲁游客的真相”。作者说,2013-2014年,媒体上有很多关于粗鲁的中国游客的报道。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消费者的情况类似,那时的美国人开始去国外旅行,他们说话大声,衣着浮夸,在文化、饮食和语言等方面,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认为很野蛮,是“丑陋的美国人”。谁都有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的经历,看到新奇的事物有些激动,难以自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作者说,自己的观点和很多评论家一样,并不认为中国人在海外时的表现比别的群体差。
另一本书是David Popenoe的《社会学》,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炫耀性消费问题。他认为,炫耀性消费绝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它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共同爱好——刚刚获得巨大财富的人试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表明他们新的地位。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炫耀性消费时期,而且炫耀的级别一点都不比其他任何国家低。不过,炫耀只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炫耀的程度会降低,但通过奢华性消费的“阶层符号”来确立自己较高社会地位的努力,将永远不会停止。
人性是相通的,你内心里高尚的或者龌龊的想法,别人心里其实都有,只不过你没有努力去发现而已。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也是大致相当的,吃不饱饭时的狼狈样子以及三代人富足之后可能变成贵族的基本逻辑,适用于所有国家及种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