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上搜索“开会瞌睡”的图片,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开会打瞌睡的照片,既有普通人,也有领导人;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会议中的个别人,也有会议中的多数人。再搜索“开会为什么打瞌睡”相关内容,你会发现答案主要有两个:一是会议内容不好,或者内容与听者无关;另一个就是听者自己有问题,包括疲劳、生病等。
你可能没有想过,开会打瞌睡还可能与别的因素有关。最近《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开会瞌睡或因二氧化碳浓度高”。美国专家对会议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了测量,发现会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峰值远远高于美国供暖、制冷与空气调节工程师协会建议的最高室内水平——1000-1200ppm。研究人员发现,发言环节开始后,房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浓度在发言开始后1个小时左右达到接近1700ppm的峰值,与会者中场休息开门开窗通风后,浓度大幅下降。专家的结论是,这样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足以让人们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这就要说到“体验”问题。过去,我们在总结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时,往往比较主观。比如,有一个案例,一个操作工在岗位上经常出错,领导认为是操作工不用心,可后来连续更换操作工,情况也没有好转。最后体验专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操作面板设计有问题,不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习惯,按此操作,人们很容易疲劳,并因此犯错。结果是,体验专家重新设计了操作面板,这类错误之后基本消除。
体验用到会议领域就是“会议体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会议正在由“任务时代”走向“体验时代”。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里,会议组织者、会议策划人将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参会体验,道理很简单——一旦人们的会议体验不好,会议组织方在会议上的投资回报率就会降低。如果一个会议的体验很好,会议现场的气氛就有可能因此变得积极而热烈。反之,如果人们感觉不舒服,就可能提不起精神,会议现场的气氛就很可能变得死气沉沉。
当然,要把一个会议的体验设计到位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从体验学的角度分析,会议参与者与会议之间的互动环节非常多,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单独拆分出来,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说起来有些复杂,那么就我们缩小范围,先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影响“开会打瞌睡”的主要因素:
一,内容。会议内容,包括主题、议题、演讲人、研究报告等,是影响参会者体验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态、了解新趋势、发现新市场等,是人们参加会议的主要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把会议内容做好,是创造良好会议体验的基础工作;
二,形式。所谓会议形式,就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出来,让参会者更好理解、掌握。也就是说,好的内容只有用好的形式来表达,这些内容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比如,一个知名专家在会上讲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可他的演讲沉闷、呆板,大家的会议体验就很不好。避免简单地读稿子,多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积极与参与者互动等,都是提升会议体验的有效方法。
三,视听、灯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在这些体验要素中,视听排在最前面。试想,面临昏暗的投影仪、失真且含混不清的麦克,再好的内容、再先进的表现方式,都不可能改变人们对于本次会议体验的差评。与此同时,过亮或过暗的灯光、过高或过低的室温、超量的二氧化碳浓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感受,进而影响整个会议的效果。
四,会议室布置与设计。有人认为,会议空间越大越好,层高越高越好。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从体验角度讲,在会议空间的布置与设计方面,有几个可以参照的原则:一是空间大小要适度紧凑,这样便于讲者与听者互动,使听者易于集中注意力;二是会议室尽可能选择方形,或者横向使用长方形会议室,目的是尽可能拉近讲者与所有听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三是如果空间过大,要设法将听者集中到舞台附近,而不是把所有空间都占满;四是对于超大型会议,要增加LED屏幕、音箱数量等,以尽可能减少由于空间过大而带来的视听体验下降方面的麻烦。
当然,影响参会者是否会在会议室打瞌睡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桌子、椅子的高矮与形状,投影仪或LED的高矮、大小,以及会议的流程与节奏设计等。实际上,会议体验时代,就是会议运营管理及服务摆脱“主观化”进入“科学化”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参会者对于一个会议不满意,我们差不多都可以从体验科学的角度找到答案。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