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所做的事情留有遗憾,尤其是像会议展览中心这样的大型项目。可遗憾的是,我们国家这些年建设的会议展览设施大多都有“遗憾”,只不过“遗憾”的程度大小不一而已。发现会议展览设施存有“遗憾”的,首先是它的经营者,因为他们是第一批从使用角度来考察这些设施的人;然后是它的使用者,包括会议展览组织者和参与者。等到会议展览设施从设计者、建设者交到经营者手上的时候,这些设施的功能及框架结构都已经定型了,经营者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带着各种“遗憾”的设施卖出去。而会议展览组织者和参与者则是这些“遗憾”的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他们只能在这些带有“遗憾”的设施中“遗憾”地完成自己的会议展览活动。而且,由于其中的绝大多数“遗憾”都是功能规划和空间结构方面的,后期很难补救,因而这些“遗憾”仍将长期“遗憾”下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遗憾”,而且这些“遗憾”大多都出现在我们国家?有人说是体制问题。那么,如果会议展览中心由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主导的时候出现“遗憾”,说是体制原因还能讲得过去,可民营企业主导的会议展览中心规划设计也同样出现各种各样的“遗憾”,这是怎么回事儿?
综合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首先需要确认的是,会议展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议业、展览业是一个复杂程度很高的现代服务业形态,与此相关的会议展览设施的规划设计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什么是“专业”呢?就是非专业人士不容易搞清楚。何为科学?就是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都知道公路桥梁设计是一个专业,水电站核电站规划是一门科学,所以没有一个外行敢在这个领域随便插嘴。会议展览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参加过很多会议展览活动,办过会议展览的人也很多,所以人们都会有一种错觉——会议展览活动“很简单”,好像跟大家印象中的“科学”没什么关系。所以,一旦有条件、有机会,很多人都愿意在这方面发表看法,而且语气显得十分肯定。要是一般工作人员随便发表一下议论就算了,可如果发表意见的是领导、企业负责人,他的意见很可能就成了“指导思想”,甚至是“圣旨”。我们很多“遗憾”的根源都来自这里。
不进行前期调研与分析论证,也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一种体现。一般而言,会议展览设施的规划设计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会议展览市场的现状及其走势、竞争者的情况、本地区的战略目标及产业规划等等。要把这些因素搞清楚,并且变成规划设施参考的数值,不经过系统性的调研和分析论证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我们国家经常被忽略,或者只是作为摆设。
有的城市会拿一个具体的会议展览活动作为规划设计的功能样本,认为这样做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事儿”。有的领导或者负责人说,我要举办某某会议或者展览,你们就按这个来设计吧。这样决策倒是简单,可由此产生的危害无穷。谁都知道,复杂的充满变量的会议展览需求恰好与这个样板活动相契合的概率是极其微小的,因而该设施建成后无法或者很难为市场所用,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时候,刻意追求建筑物的所谓“地标性”、“奇特性”,也会在很大概率上降低它的实用性和体验价值。我们经常会忘记,会议展览设施最终是为人所用的,悖离了这个基本原则,其他的很多东西都会变得没有太大意义。
标榜“我们的会议展览中心从决策到完工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到底是在传递一种什么信息?上次我跟一个搞会议展览中心设计的外国朋友说到了这个问题,他惊讶地直咧嘴。简单想想就知道,投资几十个亿、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集合会议展览等多项功能、满足未来市场及政府的各种需求,等等,这么复杂的一项工程,压缩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不出现“遗憾”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迷信经验或者国外设计事务所。我们都知道,“经验”在很多时候都是有用的,但在会议展览中心的规划设计方面,“经验”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会议展览市场是极其复杂的,会议与展览不同,各地区、各行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次,我国的会议展览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十年前、现在与未来十年的情况会大不相同;其三,每个人的“经验”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因此说,过分依赖某一两个人的“经验”是有问题的。
那么,发达国家的“经验”呢?这也得一分为二。德国的展览业很发达,可德国的情况与中国大不相同——一来我们不具有像德国那样的全球展览中心的基本条件,二来德国也没有中国这么大的本土展览市场和会议市场。所以生搬硬套必然出现问题。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什么呢?应该学习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不是表面上呈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比如会议展览面积等。
迷信境外的设计师事务所也是有问题的。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设计师事务所见多识广,理念领先,可具体到会议展览设施方面可就不一定了。这主要是由会议展览设施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与酒店、住宅等通用性较强的建筑不同的是,会议展览设施几乎都是根据该国家、该城市、该地区的具体情况而量身定制的,因而完全是个性化的。这也就是你在全球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大型会议展览中心设施的原因所在。研究一下很多知名设计师事务所的会议展览设施成功案例你会发现,他们所谓的“成功案例”,在中国基本没有可参考性。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国外的设计师事务所也都采取本土化策略——用中国人做中国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大型会议展览设施设计方面,国外的设计师事务所与中国的设计院基本上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从中国会议展览设施规划设计的实践看,国外设计师事务所留下的“遗憾”一点都不比国内的少。我们要明白的是,问题的根源不在事务所、设计院或者设计师身上,他们只是在按照委托方的意见“做工作”,项目一结束,“工作”就完成了,至于用起来如何,跟设计者“无关”。
第三是重核心功能,轻支持功能和体验功能。会议展览设施是为会议展览组织者和参与者所用的,而他们的需求是系统化的——绝不是只有展厅和会议室就够了。关于这一点,大多数决策者、规划者、设计者都比较清楚,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会议展览设施都留有这方面的“遗憾”呢?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指导思想上。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不把办会者、办展者和参与者的实际需求放在前面,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另外,只重视表面文章还有两个好处,一是省事儿——建一个框架比较简单,要往里面填很多东西,费时费力;二是省钱——任何一个项目的投资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表面文章上,“效果”更明显。反过来,要把会议展览组织者和参会者的支持功能、体验功能完善起来,需要花的钱没准儿比建设框架设施还要多。当然,有人会说,不是不建,而是要放在“二期”、“三期”。只是这“二期”、“三期”,有时候等于“遥遥无期”。
是的,挑毛病、找问题比较容易,要真正给会议展览业贡献一个面向未来的、能够满足各方面需要的会议展览设施,可就难了。难归难,各种积极努力还是必须的,毕竟,只是依靠这些带着“遗憾”的设施,中国会议展览业的竞争力是无法真正上去的。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