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优劣势
从目前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中国会展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
展览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世界第二的消费大国,这些指标为中国在当今世界展览业中占据重要位置提供了支撑力。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展览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无论是展览数量、展览面积,还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展览中心都一样。在这种背景下,愿意到中国举办展览、参加展览的机构就一定会越来越多。
中国境内的展览业如此,出境展览发展也很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展览业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主办方在境外举办展览活动79场,同比增加20场,涨幅达33.9%。中国展览业在国际展览市场的分量将不断增大。
会议业。一个国家会议业的规模主要是由其经济总量和社会活跃度决定的,而这两点,中国目前都具备。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会议业迅猛发展——会议数量持续增多,会议规模不断增大。根据《会议》杂志所做的调查,2019年,中国境内举办的万人以上规模的会议已近五十个,这个数字是十年前的十倍还多。
与此同时,入境中国的国际会议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19年来华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达到了539个,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两成。中国会议展览业所取得的成绩,对于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是十分有利的。
有利条件显而易见,困难也不可低估。就会议业而言,中国会议市场目前的国际化率是很低的——入境参会者占中国参会者总量的比例,很可能连0.5%都不到。这一比例不仅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甚至连一些发展中国家都不如。另外,虽然入境中国的国际会议数量在不断增加,但539这一数字占全球国际会议总量的比例却很低,大约只有2%。
这很显然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是不相符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起步晚。在会议展览业发展过程中,“起步晚”所带来的劣势是不可低估的。首先,对于国际规则,晚来者只有执行的份儿;其次,国际会议展览业的格局已经确定,迟到者想要在其中占据有利位置,很困难;最后,面对身经百战、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后来者想要获胜,难度很大。
第二,语言与文化。中国的语言与文化自成一体,不能说不强大,但在国际化方面,面临强大的西方语言和文化,这种优势就很难显现出来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文化氛围里工作、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熟悉西方语言和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中国会展业国际化的进程中,虽然也有一些外国人开始学习、关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需要学习、掌握国际通用的英语及西方人主导的国际规则。
第三,国际化的压力还不够大。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内部市场足够大。所以总体而言,与其它很多中小型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国际化压力就小一些。别看很多人总是喊着“国际化”,实际上很多时候,“国际化”只是一个点缀。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内部市场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这反而会倒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国际化。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虽然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