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京举办,创办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科技治理,共同推动科学技术造福各国人民。截至目前,中关村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5届,总计开展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上千场,累计有数十万名嘉宾和观众参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平台。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作为承载此类高规格、高科技含量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中关村论坛的永久会址,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的优势与特色愈发凸显,成为展示文化传承、科技引领的世界级新窗口,承担着向世界讲好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故事的重任,同时也成为众多办会组织者心中的理想之选。
高规格科技会议首选
国创中心是为数不多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地标性建筑,秉承“科技、文化、绿色”三大设计理念,链接“三山”自然生态,融入“五园”文化底蕴中,既遵从了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又体现了国家级会议中心的庄重,是不可多得的“森林中的会议中心”代表场馆,这也成为吸引众多高规格会议活动落地举办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专业场馆的利用角度分析,国创中心的会议空间可谓灵活多变,是典型的友好型场馆。会议场地方面,其最大的畅春厅2880平方米,可接待2000人的会议活动,还可以灵活分为3个独立空间,满足不同形式活动的需求。在国创中心的F层还拥有可以承接小型展览的公共空间,分别是3000平方米的南序厅和2000平方米的西序厅,足以满足以会带展活动的需要。除了大型会议场地之外,国创中心还拥有多个中小型会议室,面积从50平方米到720平方米不等,随时满足分会场及小型会议活动的举办。此外,国创中心拥有大型中央厨房,可提供定制化餐饮服务,保证参会嘉宾的体验。
科技元素助力绿色智慧场馆
与其他场馆相比,国创中心的科技理念领先一步,采用先进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构建智慧会展平台,运用可视化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分析、人脸识别技术、3D引擎技术、云数据控制、无纸化会议室等前沿技术,实现智能、高效、节能运营,为与会者带来3.0智慧化场馆新体验。
除此之外,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国创中心按照“绿建三星”标准建造。国创中心整体绿化面积3万余平方米,屋顶铺设1.7万平方米草坪,其采用自动维护技术,减少屋面传热,实现碳减排,同时营造绿色公共空间,使整个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完美诠释了“森林中的会议中心”理念。国创中心还借助地源+空气热泵、智能照明及节水系统、海绵设施等11项先进技术,从而实现了实现建筑的绿色、低碳、环保。据测算,国创中心碳排放强度比一般公共建筑降低 50% 以上,成为绿色智慧型场馆的典型代表。
“首都科技会客厅”成新引擎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是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海淀区深化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国创中心的存在,犹如强大的引擎,为北京会议会展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自2024年正式运营以来,国创中心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科技类活动选择在此举办,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都科技会客厅”,使得北京会展市场在科技领域的活跃度大幅提升。众多国际知名的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借助国创中心的平台,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发布前沿的技术产品、开展深度的行业交流,同时也注重发挥和利用国创中心对周边高校等资源的整合和辐射作用,充分彰显了国创中心在推动科技行业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临近,相信国创中心将再次向世界展示其卓越的风采,为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以其独特的科技魅力,将继续推动北京会展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依托国家级产业集群,通过承载更多高品质会议会展活动,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