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创中心全力诠释科技盛会“硬核保障”——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顺利闭幕

分享

3月27日-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圆满举办。在区委区政府及各委办局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与首都会展集团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论坛保障工作,展现了首都“科技会客厅”的服务风采。

图片


全球嘉宾的掌声背后,是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团队不遗余力地冲刺——从主会场首盏灯光亮起,到最后一台设备安全撤场,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分秒必争”的执着与“万无一失”的坚守。让我们回望这场科技盛会的幕后战场,致敬每一个用汗水定义“国创标准”的身影。

精准发力,全维度“提质感”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自2月初便启动筹备工作,组建“专项工作组”,从需求对接、会务服务、工程升级、安全保障到人员筹备五大维度精准发力:60余场协调会、1600人次探勘接待,以“零疏漏”标准实现全流程精准对接;五大模块安保检查、六大系统压力测试、141项精修工程,百人次会前培训和意识形态加强学习,筑牢安全屏障;64场论坛活动,23000人次会务服务、13000人次驻场办公服务、7500人次多形式用餐,“国创服务”征服全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毫米丈量“国创精度”

千次测量,只为0.1°的完美:开幕式1500把座椅的直线对齐,桌签、笔、茶杯、矿泉水摆放顺序与角度一致,确保镜头扫过每一帧画面都“横平竖直”。 

与时间赛跑的“空间魔术”:为应对64场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的密集切换,团队将每次翻台流程压缩至30分钟,议程误差控制在1分钟内,确保论坛每个环节完美衔接。

细节控的“强迫症”:为了以全新面貌迎接论坛及参会嘉宾,国创中心就近2万㎡会议空间地面、地毯展开了打磨翻新、清洗养护工作,精准定位0.1毫米级地面微痕、污渍,开启“毫米级美颜”

用实战演练铸就“铜墙铁壁”

极限测试:模拟单日3000人次人流高峰,开展10余轮极限压力测试,确保电力、电梯运力、给排水等全系统高效安全承载。 

应急演练“魔鬼清单”: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完成反恐处突、极端天气、电梯困人、燃气泄漏、食品安全等30余场实战演练和自查自纠,应急响应处置流程精确到“秒级”。

安全闭环,防线升级:与主办方协同合作,设置多个安检口、安保点位,覆盖场馆关键区域;场馆外部署车巡小组,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全面开启智能化管控中心,进行线上巡查,实现动线热力图预警,全方位、无死角地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匠心致创新,以坚守赢未来

当全球嘉宾惊叹于论坛的流畅体验时,我们深知:那些被精确到毫米的度量、演练多次的应急预案、凌晨调试设备的背影,才是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最真实的“硬核名片”。精密到毫米的匠心、响应至秒级的效率、温暖如春的服务,这场攻坚战不仅证明了“国创服务”的超高水准,更让世界看见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中关村人永远是最可靠的“造浪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金名片”,中关村论坛已不仅是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全球资源链接的枢纽。论坛期间,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百亿级科创基金同步启动,真正实现“让创新落地,让未来发生”。

图片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作为首都“科技会客厅”,未来将以中关村论坛为支点,坚持首善标准,服务保障好国家主场外交活动,为国家总体外交和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意见反馈

我们倾听您的声音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邮箱
手机
提交
返回 顶部
意见 反馈
关注会链接
一个全新的会议资源采购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