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叶盛,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协会(澳门)理事长)
当前,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社会生产方式加速变革,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进一步为各行各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科技创新的发展,并不是自然的过程:科技的发展与传播并不均衡。为了推动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就需要调动不同机构、组织协同合作,共同搭建国家创新系统。而“会展活动”,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会展对科技创新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起码有三:
1)第一,是提出需要,对技术进步实施倒逼
在近几十年的科技创新中,市场的需求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信息技术为例,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安迪-比尔”定律是其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答案。“经济观察报”在2022年11月17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这一定律是说无论安迪(因特尔)不断通过技术革命增加多少计算能力,他都会快速被比尔盖兹领导的微软所开发的软件迅速消化”,换而言之,硬体设施更新产生的需求,会快速倒逼软件的开发与升级,进而软件的需求又倒闭硬件的开发。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之中,技术不断快速升级。
不过,也许我们不用以“信息技术”这一行业举例。由于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种种限制,催生了对于线上活动的技术的种种需求,从而大大刺激了线上活动技术及服务商的飞速发展。而且,在人们实现在线活动的基本需求后,对诸如“沉浸感”、“交互性”等高级需要也在不断增长,由此也带来了相关技术(比如VR、AR)的进一步成长。
而这,还不是“倒逼”的全部。
当人们来到由会展活动所营造的临时性集群中时,他可以更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市场地位:自己的企业/产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优势?又有哪些可以借鉴、改进的地方?
而不少研究指出,相比展会以外的场景,在会展中,聚集的大量新产品、新技术等,通过直接的、间接地方式就可以得以交流,大大减少 了中间环节 ,不仅实现了这些物质的交换效率 ,同时还节省了经济的开支。会展的这种形式,还可以很透明的将供方信息提供给需方,从这个角度看, 会展降低了企业在把握“隐性知识”的成本,从而更有利于企业去衡量创新对自己的利益,并找到创新的方向。
第二、会展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场
现代前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根植于对数据的发现和运用,“智能化”正成为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的一个主题词。
当人工智能进入实际应用时,碰到的大多数都是复杂的问题。然而现阶段, 人工智能对于这些问题,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行分解和信息收集, 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卡壳在数据问题上。因此,为其提供大量可学习的实际数据,就成了“智能化”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关键一步。而会展活动则为这样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
会展活动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流,这就为人脸识别、智能登记等系统提供了学习集;而会展主办方为了同时管理整个场地,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就更注重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场馆进行智能化管理,同时加强对用户的分类、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这些不仅如上文所说对技术发展进行了倒逼,也为这些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
第三、会展活动有利于科技的传播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各国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科技信息资源作为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之一,是为社会所共享的一种特殊资源, 它凝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是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条件及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本保障,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中之重。
而会展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其中聚集了大量科技、文化等信息,再通过会展中不同的手段,将其中的高科技传递给需要的单位及听众,从而使相关信息得以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双方通过洽谈、签约实现了消费。会展还可以借助日益发达的多媒体手段,对成果进行多渠道的宣传,从而加深宣传的种种效果。
而为了促进会展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笔者认为:
第一,应鼓励会展主办方为会展活动提供更多的“对话类”活动
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言,市场中有两种信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两种知识对创新都十分关键。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对于促进“隐性知识”的吸收,具有相当程度的推动作用。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会议活动中,人们越来越中意其中非结构化的内容,比如小型的工作坊,更为聚焦的配对性会议等等。这些活动普遍提供了更为私密、更为直接、更为专注的对话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对会展的满意度,也有助于用户更有效的吸收隐性知识,推动企业的创新。
第二,应完善关于数据的相关法律,从而为前沿科技在会展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如前文所说,会展活动为前沿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场。然而,因为用户数据的敏感性,所以应该率先完善相关法律条例、明确数据的确权:“谁可以拥有数据、谁可以分析数据”。进而才可以进一步来讨论如何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的问题,从而促进会展和前沿技术的真正融合。
第三,应提升对会展内容质量的要求,推动新媒体在会展传播中的应用。
不少学者的研究指出,会展活动的内容质量对会展成果的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会展议题的策划越贴近行业痛点、专业观众与主题越匹配、互动与交流越深入,会展之传播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在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展会模式下,建议由相关管理部门与业界共同制定更为精准的行业质量标准,并依据此制定相关奖励方法,激励业界提升内容质量,从而提升会展传播效果。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展会的外部宣传效果。而在这一点上,新的媒体形式(比如短视频、线上直播等),往往更符合这个时代一般观众的偏好,所以往往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因此,也应该鼓励会展相关方多多引入新媒体技术,充分扩大会展的社会效益。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