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名展览公司2001年1月正式注册的,明年就是公司成立20年啦”,电话那头,门振春有点儿激动。
非典对公司收入没有影响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即2002年,海名在青岛举办了7个展览会。
2003年3月28日,海名的水暖展顺利结束,但因为非典,专业观众少了一些,但总体效果还不错,该项目也盈利了。
4月政府发文件,所有展会一律停办,4月的美容展只能取消(这个展览是一年两届)。海名原计划5-7月期间还要再办3个展览的,4月份只好全公司放假。
5月北京非典闹得特别凶的时候,青岛疫情没那么严重,因此公司安排核心团队和部分员工到办公室上班,跟展商的联系没有中断,个别企业退展了,多数企业表示愿意等等看,如果展能开就参加。
6月北京形势好转,24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北京“双解除”。消息传来,门振春马上召集团队研究5-7月那三个展,鼓足勇气,决定把那三个展都放在8月举办。团队有的成员担忧,就一个月的筹备时间,要在8月连续举办三个展,这行吗?
门振春肉嘟嘟的手一挥,“这事我定了!必须这么做,我们必须抢时间。”会展中心很配合,使劲儿协调,终于把三个展的档期都排在8月了。
公司30多号人,像疯了一样干活,没白天没黑夜,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8月,纺织展、珠宝展、医疗器械和口腔展陆续举办,展会效果惊人的好。11月,举办了美容展。这四个展发展到今天,成了海名的王牌展会。
这样2003年全年共办了5个展,比2002年少了2个,同时没开发新项目,但当年收入比2002年增加了近20%,利润也增长了。
我反复问门振春,SARS那年公司的项目、团队、运营资金没受到大的影响吗?门总说,“没有,我们运气好。”公司现金流不错,有2002年攒下来的利润,3月水暖展也挣了钱,5-7月原计划开的三个展也有部分预收款。
非典对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
也许是因为青岛疫情远没有北京、广东那般严重的缘故,门振春说那年没那么恐慌。他和团队都信心满满,相信非典肯定能很快过去,但公司做好了短期内收入下降而成本增加的思想准备。
30多名员工,特别心齐,当年没有流失一名员工,反而凝聚力更强了。
非典期间,展会工作无法开展,门振春带领团队做了之前没有时间做的几件事:
一、重新梳理公司架构,充分考虑、头脑风暴后重新确定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营操作规范、企业文化制度,建章立制,让公司发展有了“红宝书”;
二、对员工的观察更多了、更细了,与员工有了足够多的沟通和互动,发现员工都憋着想做事,有潜能,有激情,这也是为何他敢拍板决定8月开三个展的底气;
三、新项目市场开发的预先调研和分析,03年因为非典就没有开发新项目,但门振春相信只要经济发展就必然需要新的展会项目。
四、分析海名走出青岛的可行性,可以想象他对着地图、沉思的样子(嗯,嘴里缺根烟,还缺一件披在身上的军大衣)。
这几件事是门振春在SARS期间“当下该做的事”,他没浪费时间。团队在8月得到了充分的历练,成长起来了,开疆拓土的人准备好了。
公司和家庭“双起飞”
于是,2004年,海名开始了异地扩张的步伐,将分公司开到了省府济南,2006年再下一城,在郑州安营扎寨。
如今,海名展览集团每年在北京、上海、成都、郑州、武汉、青岛、济南、厦门等20个城市,举办60余场展览会,总展览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团队规模400人,在15个城市设有属地化办公室。
门振春老笑嘻嘻的,心态很好。2003年非典期间既然政府叫停展会,啥也做不了,他自己就寻思着做点儿别的。
嗯,对了,要不把婚给结了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4月牵着情人的手领了证,6月回老家济宁办了婚礼(要搁在今年,只能办个云婚礼啊)。次年,有了第一个宝宝。
我就好奇,当时应该只能生一个的,为何他可以生三个?(2016年1月1日,施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自此终止。)
想对会展界朋友说
针对此次疫情,门振春说首先要有信心,他说:
一、公司运营必须有底线,3个月不开张、6个月不开张怎么办,有无应对的保障?
二、中国经济有很大的韧性,我们做会展的,机会仍然很好;
三、疫情正好给了我们审视公司的机会,哪儿有不足,就补哪块短板,待形势好了,就加速发展。
来源:公众号 会展BEN
作者:许锋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