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100多年前的祥生船厂,变身为1862时尚艺术中心;在成都,曾经老破的猛追湾成了年轻人最爱的地方,时尚、享乐、文艺、美学,样样不少;在宁波,老旧小区丹凤社区里诞生了“家门口的美术馆”,居民可以在这里驻足欣赏邻居的“大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化新空间。
结束一天的疲惫,你是否喜欢寻一处静谧角落,翻翻书,哪怕只是发发呆?周末时光,约上好友,玩一场剧本杀,顺便打卡一家网红餐厅……无论哪座城市,这样的文化新空间就在我们身边。它们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融入城市的肌理,作为一种日常存在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
关于“文化空间”的概念,百度的答案,一是特指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内举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及仪式的特定场所;二是泛指传统文化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的具体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三是作为一种表述遗产传承空间的特殊概念。
而本文所讨论的是区别于以上传统概念的文化新空间,“新”在投资主体的多元、跨界场景的打造以及运营模式的多维,可以是城市书房、美术馆、博物馆,亦可以是集消费、游玩、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曾经的北京龙徽葡萄酒厂工人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酒厂会以另外一种身份与这座城市共生——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老旧厂区红砖绿瓦的时代风格得以留存,葡萄酒产车间变身博物馆、成品酒库房成了篮球馆、酒品储运管理用房建成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宁波的DEMOHOOD(带梦胡同)则由一家旧毛巾厂改造而来,集聚了咖啡、餐饮、买手店、家具、绿植等50多家小店,还有自营的DEMOLAB快闪策展空间以及每个月的读书、展览等文化活动,成为当地年轻人最爱打卡的地方之一。
20 世纪70 年代,国际著名城市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提出了区别于“工作空间”“家庭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概念,即“购物休闲场所为主的公共空间”。“一个有活力的城市,人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逗留的时间不断减少,更多是在发展第三空间。”文化新空间之于城市活力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文化新空间的不断生长、可持续运营,可以补足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经济,让城市“动”起来,进而带动整个城市能级的提升,这便是“文化新空间”背后的重要意义。因而,文化新空间的打造、运营必须考虑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相匹配,同时,更要考虑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进入“十四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从地方自主探索上升到国家策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为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
文化新空间的打造,不能只是“造”一个空间。优质的文化新空间,应与城市融为一体,深度契合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需加上“刚劲有力”的运营。
首先是“场景再造”。无论作为单体存在的大型文化空间,还是融入城市街角的Mini空间,都应着眼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运用城市美学,融入在地文化,通过艺术赋能场景吸人气,从而实现心灵上的诗意栖居。工业风、色彩风、古典风……风格主动搭配城市的气质,与周边场景融为一体。通过对空间、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等赋予一定的文化元素和符号,让空间成为表达和体验城市文化特色的最集中的区域,如成都的宽窄巷子。
其次是“内涵塑造”。独立的文化新空间,受众人群相对固定,如24小时书房,吸引的相对是爱书之人。而融入了文化、消费、科技、美学、国潮等元素的多业态跨界空间,或许会吸引更多受众群体。2021年的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除文博艺术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等传统空间外,商圈文化空间、跨界文化空间也在其中。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商圈空间植入文化,文化因为商业而更有活力,商业也因为文化而更有内涵。哪怕只是餐饮,植入文化便不一样了。这一点,去趟长沙,体验一下文和友便知。
文化新空间的布局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要想留住人们的脚步,更需“软件”支撑。
Last but not least,“运营加持”。一个“强劲有力”的运营方无疑是文化新空间不断向上生长的“驱动器”。若运营不善,很可能会红极一时而草率收场。文化新空间的对象注定是城市的居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也注定有着不同的需求,如何聚集目标人群、形成社交IP、融入居民生活、融入城市发展、实现可持续性运行,才是真正稳定政府、市场、受众这个“三角形朋友圈”的牢固核心。
不妨再来看下前文提到的带梦胡同。50多家店组成一个商圈“大家庭”,运营方便成了“家长”,50多个店主既是“邻居”也是“兄弟姐妹”,资源共享,携手共进。而作为“家长”的运营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织网”上。入驻店铺的资源优势和团队的策划组织“双管齐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展览”便成了,而也正因如此,“网住”了源源不断的年轻群体。去年夏天的一场双手做工市集火爆了整座城市,而这个市集便是入驻店铺和运营方共同运作的成果。
三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说到底是城市居民的文化涵养和文化含量。一起来看几个有趣的调查:
《2022白领阅读行为调研报告》中,昆明、青岛、石家庄成为三大“爱读书城市”。
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中国城市影院消费指数2020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
《2021长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报告》中,文化消费力排名前5位的是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
文化新空间的发展,更深层次的背后,是人的文化素养。文化新空间的发展与城市居民的需求应是一场“双向奔赴”、相互“催生”。文化素养越高,文化新空间的接受度就越高,利用率就越高,也就会不断地催生各种文化空间形态。而这些文化空间形态并无固定形式,只要符合受众口味,可以“任意生长”,甚至可以超脱物理空间。
去年,浙江省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意欲将文艺活动推广至城市的角角落落,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这一点,与欧洲城市的街头艺术不谋而合。
布拉格的查理大桥是街头艺术家最爱的地方,或是一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或是一场行为艺术,亦或是一个快闪……
或许有一天,我们就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街头,邂逅一次青春的快闪;在城市的公园里,偶遇一场春天的音乐会;在城市的广场上,遇见流动的画展,对,就是你最喜欢的那个画家……
这些,何尝又不是一种文化新空间呢?
来源丨甬派新闻客户端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