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评价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文化遗址会这样美丽,这样地水草丰美,这样地搭配匀亭。我所看到的良渚是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2019年7月6日下午,一声木槌落停,清脆之音通过屏幕,跨过山海,传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耳朵里。这不仅代表着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是宣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实锤。
时光穿梭到5000年前的杭州良渚,一座恢弘壮观的城市正在兴起。沧海桑田的变迁曾使它一度沉睡,和MICE团队成员一起,去发现和探索,来到这座文化小镇,找寻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吧~
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3660000㎡的土地上,埋葬了一段不可复制的过往。推开历史尘封的大门,反山王陵的神秘、莫角山宫殿的遗迹,沉淀了5000多年的谜团还尚未完全揭晓……
根据遗产价值阐释和访客基本服务需要,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主要设置了城门与城墙、考古体验区、河道与作坊、雉山观景台、莫角山宫殿、反山王陵、西城墙遗址、凤山研学基地、大观山休憩区和鹿苑等十大片区。面积14.3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全程乘坐电瓶车参观,共26个讲解点,全程约3至3个半小时。
来到这里,一定要打卡的两个点就是莫角山宫殿区以及反山王陵。
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古城的中心高台区域,这里曾经见证了5000年前至高无上的荣耀。反山与宫殿区仅一河之隔,它是良渚古城区域内最高的墓地。不远处的反山展示馆里,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带你走进发掘王陵的真实历程。
在这里,成员们可以在访客中心体验5G+AR试衣镜,只要将手放置于试衣镜前,对准“开始按钮”,设备即可识别性别,自动为你生成头戴冠饰、玉管串,手持玉钺的良渚王或王后形象。此外还有5G+VR书画、5G+MR文物展示等体验项目。
公园内还设置了考古体验和河手工作坊区两处体验点,成员们除了可以在考古体验点参观良渚古城的生活面貌展示外还能在互动体验里体验一次平时难得一见的考古发掘工作;在河道与作坊区域,还通过房屋人物的雕塑展示加工玉器、漆器、石器,体验纺织、夯土、打陀螺等生活和工作场景。
五千年前的良渚,温暖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鹿科动物的生存。公园专门开辟了鹿苑,迎来了十几只梅花鹿,甚是可爱。
公园实行的是线上预约订票,可预定1-7日内的行程,而且每日限流仅开放5000个名额。刷票进园后就有观光车可以坐,在每个遗址点前都有观光车站,到站后可以下车步行领略遗址风情。
门票(供参考):80元/人(需提前线上预约)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交通攻略:自驾按导航即可;或乘313路/348路快线,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站下车
开园时间:09:00-16:00(入园)/09:00-17:00(开放),推荐参访时间3.5h
服务电话:0571-85855300
良渚博物院设计出自英国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灰白色的墙面自远处看来,好似一个“收藏珍宝的盒子”,被青草绿水的美丽洲公园掩映其中,每一个角落都像是走进了画里 。
走进博物院,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宝库正等着你与团队成员们一起去一一探寻。原以为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肯定特别原始、落后,其实,良渚先民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得要精致。他们穿麻织衣,配戴玉饰,使用高级的漆器,还爱吃河鲜猪肉……不过最为后世惊叹的,还属他们精美的玉器。
玉琮、玉牌饰、玉管、漆器、石犁……一件件,一样样,在没有任何先进工具的古代,良渚先民到底是如何做到,在坚硬的玉石上雕刻出一根根头发丝般细小、流畅的线条?全方位、全景式的展陈,你可以一览中华玉文化的源远流长,感悟良渚文明的灿烂。
良渚博物院需登记身份证才能进入参观。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美丽洲路1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7:00(16:30停止入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这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杭州设计的唯一一座建筑作品。钢筋、水泥构筑成的神秘的几何世界把禁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抽象化的水、光、风和吉野樱花打破了建筑与自然的封闭感,让空间变得通透起来。
就在“大屋顶”内,晓书馆内部分上下两层,十多个原木色书架高耸入屋顶,书山书海的幸福感扑面而来。作为一家公益图书馆,馆内的5万册藏书,本本都是精挑细选,可读性非常高。馆里书香静谧,落地窗外花开花落,置身其中,恍惚像回到了大学的校园时光,高雅的格调让人流连忘返。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Tips:晓书馆每天限流300人制,可通过晓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登记预约
顺着大屋顶往上走,群山背后就是良渚文化村美丽洲教堂。这座全木结构的小教堂由建筑师津岛晓生设计,尖顶通往神圣,原木取材又充满朴素和温暖,将西方教堂建筑的神圣与东方禅意的安宁纯净融为一体。站在教堂之前,空宁和纯粹扑面而来,在这里您与成员们能感受到久违的平静祥和。
◆ ◆ ◆ ◆ ◆
和MICE团队成员一起
在这个沉淀5000年中华文明的小镇
开启一次探寻之旅吧~
杭州会奖旅游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余杭文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