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国一贯秉持开放合作,坚持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本国发展战略和国情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希望论坛促进各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携手合作,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主题,邀请各国院士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重要科技组织会士、著名企业家、大学校长和学者等参加,以开幕式、主旨报告、问题发布、高端对话、分论坛和考察交流的方式进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达亚·瑞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杨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理事会委员、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国际科学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海德·哈克曼出席。
万钢表示,科技发展应遵循全球共同的价值准则。向可持续创新转变,需要以科技进步加速可持续发展进程,保障科技增进人类福祉。把握科技的“双刃剑”特征,前瞻思考科技革命可能带来的挑战,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加强伦理研究,抑制负面作用。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与各国一道,共同努力促进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与发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
白春礼表示,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动力,加快推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协调高效、普惠共享的发展新路子。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以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创新为重点,加快提升重大原创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李晓红表示,中国工程院作为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将积极组织广大院士,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型纳米材料、增材制造、基因工程等正孕育重大产业变革的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地加强与世界各国间的科技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
达亚·瑞迪指出,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就是一次通力合作,进一步整合行业技术、民间、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是一次一体化合作非常好的契机。在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和技术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
韩启德认为,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很多新的挑战,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价值,把握好科技发展方向。此外,科技水平的悬殊导致全球竞争中利益和发展的失衡,也可能扩大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等。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的台阶。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复杂的促进与制衡关系。
邬贺铨作了题为《5G开启移动通信的新时代》的主旨演讲,表示5G和4G相比,峰值速率提高了3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高了10倍,频谱效率提升了3倍,无线接口延伸减少90%,连接密度提高10倍,能效和流量密度各提高100倍。5G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将物联网的大数据跟人工智能联合,是物联网发展的智联网,5G+VR/AR和边缘计算的结合,推动了人机物的自然协同,催生了新业态,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5G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新动能,拓展了新应用,助力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一是发布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二是建立国际科学问题库和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库,三是建立与世界著名科学院、重要科技组织长期合作机制,四是在深入交流基础上凝练嘉宾发言观点,总结提炼智库成果。
据悉,大会采用“一会两院+国际著名科技组织或机构”的新模式,由中国科协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邀请俄罗斯科工联等世界著名科技组织共同发起,打造中国科技界与世界科技界携手共进的标志性品牌。
转载-中国会议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